Tuesday, May 26, 2009
走进历史的镜子
湮没的禅让
《礼记 . 大同与小康》一文有云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;选贤与能,讲信修睦。” 学者认为所谓“大道”是指五帝时所遵行的礼乐准则,并直指孔子在《大同与小康》 以五帝之治为大同。此说法有值得商榷的地方。
其实,“天下为公”的先决条件就是选贤与能。换句话说,帝王不是由世袭而来,而是经过禅让而来 ,因为唯有经过禅让,天下才是属于全民公有;反观如果是世袭的话,天下将成为私有之物,此类“家天下”的统治,据孔子所言,曾出现于夏、商、周三代,谓之小康之治。
根据历史记载,五帝中的黄帝、颛顼、帝嚳及尧都是同一家族里的人。黄帝死后将帝位传给儿子少皞,少皞死,由弟弟的儿子颛顼继位。颛顼死后,再由少皞的孙帝嚳接替。帝嚳有四个儿子,先立四妃的儿子挚为嗣,后因其荒淫无道而被罢黜,改立三妃的儿子尧为帝。既然上述帝王是世袭的,那么那时期的天下肯定已成为私家拥有,又何来“天下为公”呢?
综观整个中国帝王制度,禅让仅出现过两次,一次是在尧帝统治时期,他认为自己的儿子不肖,经过28年的试用期后,才放心把帝位传给舜。另一次是在舜帝时期,舜因禹治水有功,便模仿尧帝将帝位禅让给禹。禹晚年时,臣子中虽有贤能者可即位,但最终还是肥水不流外人田,由自己的孩子接替。自此,天下又变为由一个家族独揽,让贤从此又变为世袭 。而此一趋势,一直沿袭至清王朝。大清灭亡之后,荼毒中国人民几千年的封建思想,直至今日还是遗烬未灭。
我想,倘若当年夏禹及之后的帝王,都能够延续采用禅让制度,中华民族的历史将会全面改写。汉族受外人侮辱欺压而至丧权辱国之事将会大大减少。而中华民族理应早已抬头,仰天呼啸,笑傲天下了,更不至于沦落到今日这个地步,子子孙孙必须大批大批咬紧牙根吞着泪水,流落海外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!
潜默 写于27-5-2009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