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堂故事
一、纪念特刊
明年卫理公会怡保堂计划出版一本特刊以纪念设教120周年,牧师指派会友李善纯医生负责筹划。我是上回110周年纪念特刊主编,被李医生像大耳窿讨债一般向我追讨编辑方法。她说她对编务一无所知,希望我接过她的位子。我当然不答应,只允许帮她一个小忙。
我自己在马华文坛身负重任,《清流》文学季刊的总编辑是我,每3个月我必须准时出版一本厚达100页的刊物,常常须与时间、耐力赛跑是我最大的考验。我不能忽略这个文化重任,何况我有时还必须找机会刊登适合的属灵文章,提供读者不一样的粮食。
其实,我已经不适合当类似的教会特刊编委,主编既然已经做过了,升做顾问才是名正言顺。而李医生身为医药人员,对筹划特刊一事肯定陌生,也难怪她深感无奈以及叫苦连天。究竟谁最适合当主编呢?当年的吴国顺牧师就看上了老师。他是对的。他起先接洽白瑞雪(她经验丰富,曾当过中学校长,是李医生的母亲),但她一口拒绝:后来找上我,我因校务忙得死去活来,夜夜恶梦,所以也拒绝了。不久我那还没信主的母亲不幸病逝,我心中突发奇想,希望藉编辑特刊以告慰她在天之灵。结果,百忙中我接过了编务。而当时吴牧师为我成立的编委,都是可用之人,能帮我顺利地完成任务,谢谢他!
而这一次的教会特刊主编,我认为最适合的人选还是教师,包括退休教师和校长在内。最佳人选应该是李虾校长,通常校长擅长于策划,再选几个教师从旁给予文字方面的协助,就非常完美了。
二、听神学生讲道
这是我第一次听一个来自中国温州,在本地神学院求学的神学生潘一坚讲道。起初听牧师口吻,以为他的普通话难听,其实恰恰相反,他的话不带土腔,发音准确,语气语调都掌握得很好,遣词造句文学味道浓重,句子优美,有些句子听在耳里,对我这个搞文学创作的人来说,惊为天语,一听就被打动了。
尤为喜欢的是,他懂得引用中国历史、文化,融入他涵盖的信仰内容,讲的都头头是道,一新耳目。
我们都知道基督教信仰起源于中东文化,后来由洋人传入中国,又被普遍称为“洋教”,与东方或亚洲文化毕竟有很大差距,这是为什么基督教(包括天主教)很难融入华人社会的其中一个最关键的症结所在。在讲道中,如果面对的是一群华人,能够配合中国历史、文化、思想等知识适当地通过融合方式带出教义,影响人心就会更加容易和深刻,传教的功效也就能事半功倍,发挥得更圆满。有人说,“欲华人福音化,先使福音华人化”就是这个道理。
其实,很早以前华人基督教学者就已看到这一点,不少人在基督信仰与中华文化之间做比较,提出可行的方法,以便能够把两种文化碰撞所产生的矛盾减至最低,例如大马著名牧师郑国治就曾经就此下过苦功,写下许多洋洋洒洒的比较与评论文字,后来结集出版成《中华文化与圣经教训之对比》一书;而我国的一名土木工程师兼中医师陈学良也为文著述,以《中华与圣经》此巨著尝试从各个层面的华人文化以证明“耶和华上帝是与所有华人同在的唯一真神”。然而这样的工作纸上谈论容易,实际执行却面对很多困难。要理解两种文化的精髓并能分析哪一些是早有密切联系的,哪一些则可以吸纳归化等,只有具备相当知识根底的人才能做到,普通受教育不多的老百姓,听已经有问题了,更何况是读懂呢?
华人文化以及一些旧传统习俗,在草根身上早已根深蒂固,抱残守缺的比比皆是。毕竟民族传统观念先入为主,忽然要某人把它连根拔起谈何容易,可能引发的会是一场思想灾难,反而成为敌视的大火,烧毁了信心。
我在本堂设教110周年纪念特刊的序文中曾提到信徒如能配合儒家思想阅读圣经,将使“人和”的景观更臻完美。我的用意无非是希望儒家思想能融入圣经教导,使华人更易于接受基督教义,一举两得,上帝也会喜悦。然而我的观点至今大约10年过去了都没有得到任何回应,没有会友跟我谈论此事,包括牧师传道在内,难免有些儿失望。近日听潘一坚神学生非常用心准备的一份讲章,心中有所触动,撩起我多年的心事,重新思考,希望很快的,我们不再徘徊于耶儒之间,而是从容自在地走在耶儒之间。
(写于21-7-2014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